『自小就喜歡一個人走。

上學上班從來一個人去,最好連放學下班也一樣。只有一個人時你可以思考很多很多,匪夷所思的富有想像的幻想,或者合乎現實的腦內小劇場,模擬有一堆現實的不現實的影子在你的腦海裡衝擊、爭吵,可能只為奪得你的一點點注意力、賺取你的一點點帶著弧度的笑容。所以我被人認為奇怪,自己一個人走路都會笑,坐著也會,因為坐著時腦袋都能夠放空至呆滯,周圍視野內的事物只是你妄想中的一點點背景而已,腦袋、精神才是重點。

我很喜歡走路,走路時肢體會走動,完成這個動作需要動動你的雙腿,連雙手都會在兩側搖擺,不知從何時開始,我發現只要我走動才能夠使自己的腦部活動更活躍,思考的範圍好像突然來了個大挪移、大跳躍,心裡好像裝著一隻亂跳亂撞的小鹿,總是發自內心為自己想到某點可愛的邪惡的小點子而歡呼起舞。當然現實看起來,我這些心理活動沒可能浮現在你的面前,它只會化成我嘴邊掛著的一個猥褻笑容,你永遠不知道我在想什麼,但你絕對知道那不是什麼好東西,在你的角度來說。

每走一步,多思考一步;每個暫停位,我也會感到失落。好像可樂一開始氣泡得飛快,再到後面就沒氣了,徹底沒戲唱了。那就好像我好享受去旅行的過程,只限於車內,望著車外的風景,我的思緒才得以翱翔至空中,斷了線的風箏只會越飛越遠,去到一個你無法想像的遙遠空間,它可能是蔚藍的天空、可能是黑暗的宇宙,一個充滿未知而隨機的世界。每當車到站時,我就會無比失落,風箏始終會回到主人的手裡,而我始終還是個踏在這片平凡土地的普通人。』

人的想像更多建立於實質上,即是說,有了實物才有虛幻,虛幻的思想必須透過現實的呈現而以意識延伸。有了原創就有了腦洞般的妄想,我們稱它為同人。現在的我幾乎不看原創,我看書的速度都很慢,每次追完結的連載還不如看別人寫的同人來得快。這都是我比較常想短篇多,相反需要連載的就更得比較慢。

時間真的過得有夠快,我一直想寫些什麼證明這段日子不是空白的,但還是感到無力。我打算繼續寫《光與影》的章節,但打開了word檔又不知道自己應該寫什麼,羅德和布雷克的故事我很想繼續延續下去,不過暫時沒想到應該朝向什麼方向,比起爆炸性世界觀的第一章,往後的章節看起來就蒼白多了,好像有把讀者騙上賊船的感覺。我還是會寫的,只是不快。比起這些已經有原有人設的故事,沒有固定規則寫法的即興短篇會比較適合我,所以這段期間我更新的大多是短篇,短篇故事全都是我突然想到的靈感,覺得寫下去有戲,而且順暢就理想當然地寫下去了。

但連載小說不一樣,它的人設早已經定下來了,你需要做的是再想些什麼可以補充。我也很想寫一個類似《強烈反差》這樣令我滿意的故事,雖然我知道這有些困難,兩篇的定位不太一樣。《強烈反差》是描述兩個少年的成長故事,夢想與現實的反差導致他們選擇了不一樣的人生,最初當想到自己能寫出一個天才的故事我就很興奮了。《光與影》是比較踏真的現實生活,我希望羅德的想法能多多少少改變布雷克的人生觀,從而在他原本以為已經墨守成規、有著固定的人生道路上,他可以選擇走另一條他未知的道路。因為當你為自己設立一個固定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時,你同時為自己建立了一個思想的牢獄。這世界最神奇的地方是它只有一個,卻因為有不同的人產生了不同視野下的世界,實質的世界是統一的,但它同時是多變的。物質不會改變,但思想能令它變得不一樣,世界原本是無色的,除了有光,也是因為有人的眼睛所以它看起來是那麼五彩繽紛。

我希望之後的假期能讓我再生出一些靈感去豐富文章。

有時候我會恐懼放假,因為我不知道可以做什麼,除了上班上學之外我的生活平淡得可憐,或者我應該主動地約一下以前的朋友了,雖然只是一個月沒見左右,而我對他們的印象還是很深。以前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要特意約朋友去逛街,唱卡啦OK、看電影、買衣服,在我眼中看起來它們是沒必要的,我只要看書就足夠滿足我精神上的食糧了。現在我倒是想過一下這種正常人的生活,宅不可以一輩子,雖然我很喜歡獨自宅在家裡無人打擾的感覺,但跟別人的外在社交也是需要,或者說重點不是這些社交活動、去哪裡逛,是與朋友之間的交流。交流很重要,我不喜歡溝通,我覺得言語上的交流太麻煩了,還不如我文字上的方便和輕鬆,出席社交活動我經常覺得無聊。但我可以選擇只跟我喜歡的朋友一起外出,電影的話我真的會選擇自己一個人看,如果找不到人跟我一起去。

我從來不是個樂觀的人,也不會擁有成功人士的特質。

但我仍然活著,就只能走下去了。

希望很快地在文章更新中再見吧。


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雪梨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